【科学网4月25日】近年来,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菌株是生物制造的“灵魂”,性能优良的工业微生物就像一个个高效的“细胞工厂”,只需要摄取简单的营养甚至废料,便可合成我们日常所需的各种产品,如蛋白质、生物药品、化妆护肤成分、生物染料等。
传统的微生物基因改造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繁杂过程,效率低下且仅有部分基因能经此过程改造。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碱基编辑器(BE)使基因的体内原位改造进化成为可能。然而,之前报道的BE编辑窗口较窄(仅5-7 nt),至多发生2-3个氨基酸的替换,难以满足底盘宿主改造的需求。
近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团队在拓宽BE编辑窗口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其团队开发的新一代BE的编辑窗口最高可达41 nt,成为迄今微生物系统中编辑窗口最宽的BE。
新一代碱基编辑器开发摘要 受访者供图
该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宿主适用性,为高版本工业底盘微生物的创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经典模式宿主进行基因原位改造,大幅提升了底盘细胞的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分泌能力等核心性能,有望应用于生物催化、功能成分合成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科学》,同时团队布局国内外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周哲敏表示,技术开发应直击产业痛点,攻克关键问题。我们这项工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突破工业菌株改造升级的瓶颈因素。我们开发的新一代碱基编辑器大幅提高了基因原位改造的多样性,再进一步辅以细胞高通量分选技术,将使底盘细胞改造的效率实现数量级提升。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9767
本文来源:科学网https://news.sciencenet.cn/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52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