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青春生力军,实践正当时】兴融“常”盛,生生不息——从常州回民村振兴发展品民族团结

来源:生物工程学院 文图:王娜 汪灵敏 骆寒悦 审核:林丹发布时间 :2024-07-15 点击量:

近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紧抱的石榴籽”实践团赴常州回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探索回民村振兴发展与民族团结为线索,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新时代下的民族团结现状,挖掘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紧密关联。

览村史馆,回望发展历程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西回民村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回、汉民族聚居村,其回民迁居历史可追溯至700多年前。据《武进县志》记载,元朝时期,受雇佣的蒙古兵一路南下至雪堰,后驻守于此,并渐渐与汉族通婚,世代繁衍至今。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回汉两族不断融合,许多习惯已与汉族无异,但仍保留土葬、不吃猪肉等习俗。近年来,回民村依托当地特色,不断探索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如今以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振兴之路。

6月23日上午。江南大学“紧抱的石榴籽”实践团来到回民村进行参观学习。在村史文化馆中,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了陈列室中展览的回民马灯等时代产物,了解了这些“老物件”的用途及历史背景,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有了深刻认识。走出陈列室,实践团成员又参观了“回民村大事记” “美丽城西融党建”“乡村振兴规划图”等展板,回望城西回民村的发展历程,感知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变。

走访回民,感悟民族团结

6月23日下午,实践团在城西回民村党支部副书记吕建伟带领下走进村民住宅。在与当地村民交流中,实践团了解了回民村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参观了红石榴书屋和石榴树下小课堂等地,对于“回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石榴书屋是回民村专门为提升青少年精神文明素养而创办的书屋,书屋中的书籍涵盖法治、科学、文学等领域,村里的孩子都可以来到这免费阅览书籍,共同接受知识的熏陶、培养阅读兴趣。

石榴树下小课堂周周讲活动,突出“听党话”“讲团结”“话小康”三大时代主题,每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本村党史故事、改革发展故事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村民围坐,共话村事,小课堂将民族团结融于村民内心深处,不断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回民村将文化知识、艺术审美融于红石榴家园,带领各族人民在精神层面找到共鸣,真正做到了两族互相理解、沟通与包容——而这正是红石榴家园的意义所在。

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践团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在与党总支副书记吕建伟简单的交谈中,实践团了解到回民村在1996年前后还是一个工业村,但由于当时批地限制,土地为旅游度假所用,难以兴办乡村企业。到了2000年,回民村进行结构调整,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农产品。然而在2010年,农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如何帮农户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回民村提出打造自有品牌,全力推广以“城西梨”为代表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村中随处可见桃、梨、杨梅等各种果树,各家都有自家经营果园。此外,回民村还以提升乡村道路环境、巩固民族特色文化、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为关键点促进农旅结合。得益于回民村经济发展模式升级转型,现如今回民村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已经全面解决,村民大爷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推销自家水蜜桃:“村里的这些果园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既可以自产自销,也可以由合作社帮销,还可以借助回民村乡旅销售渠道。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富足开心!”

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此次交流考察,深入了解了回民村的发展历程,充分感知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变,感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对于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有了深刻认识,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州回民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又通过保护当地特色、宣传民族团结、发扬文化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想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必须坚持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携手共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当地村民为实践团成员介绍陈列物品

与村民交流

合影

分享转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

科研动态--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