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新闻
案例特写
搜索结果
双良节能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之路
文:朱晋伟、任华亮 审核:唐杰、浦徐进 案例中心

原创:朱晋伟、任华亮


2018年6月30日,“雪浪大会”在中国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国家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敖翔受邀出席大会并发言。谈及服务型制造的未来,孟敖翔坦诚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从百亿级市场跃迁到万亿级市场的新征程。”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被称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双良节能自创立以来,在节能核心装备制造领域深耕,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创新,开发了溴冷机等一系列拳头产品,在“节能、节水、环保”领域形成了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双良节能荣获被誉为中国制造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入选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连续多年登上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然而,荣耀只属于过去,挑战却在当下。孟敖翔深知,在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一个拳头产品就可以打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面对传统制造业的红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双良节能近年来探索了走服务型制造企业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转型过程中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1.高歌猛进屡创新高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公司地处经济繁荣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属的县级市江阴。30多年来,双良节能秉承“产品优良,服务优良”的“双良”经营理念,从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和单一的溴冷机制造商发展成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2.市场萎缩竞争激烈

然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营业额的下滑以及行业亏损面的激增,孟敖翔深切感受到传统产品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伴随国家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一些产品失去了用武之地,双良节能的拳头产品市场开始萎缩;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进入壁垒越来越低,产能过剩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对手逐渐增多。市场容量的缩减与产能的增加,使得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

3.服务制造市场追捧

面对快速萎缩的产品市场和不断加剧的竞争形势,孟敖翔认识到:市场环境巨变,如果不谋求开拓蓝海领域,守成无疑是坐以待毙。在传统制造业产品市场陷入发展停滞的困境时,服务型制造业却展现出一片新的生机。

4.探索转型战略突破

孟敖翔回顾近年来双良节能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举措,为取得的成效而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转型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亦非一己之力可以推动。

4.1服务至上内涵扩展催转型双良节能从成立开始就紧抓“两个良”:产品“优良”,服务“优良”。孟敖翔深知“服务”对于双良节能而言,拥有重要且特殊的含义。创业伊始公司便把优良服务作为企业经营的理念提出,并印记在企业名称中。企业迈向服务型制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演化而来。孟敖翔将双良节能的“服务”演化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产品+售后服务”发展阶段、“产品+增值服务”发展阶段、“技术营销服务+产品”发展阶段,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发展阶段。

4.2战略调整顺势而为谋转型孟敖翔一直提醒员工要秉承“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的价值观,牢记双良节能的使命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孟敖翔和全体员工都在不断思考:企业如何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向服务型制造更进一步。2015年双良节能制定了专业化、技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四化”发展战略。

4.3强化实施多措并举助转型

4.4借助外力信息技术推转型

5.任重道远全新挑战

随着转型工作的不断开展,服务型制造的销售额比重逐年增加,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和盈利能力。然而,孟敖翔也知道,目前的转型只是个开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想要在服务型制造这条路上站稳脚跟,许多问题不得不面对。

5.1地处江阴如何才能筑巢引凤?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处于转型期的双良节能对于服务型技术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双良节能的项目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万多用户,而双良节能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自有系统,非自造系统也能进行运维管理。到2020年,中国要完成1亿平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虽然双良节能在全国有10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但运维服务人员扩张速度远远不及市场扩张速度,难以满足客户快速响应的需求。孟敖翔看到:尽管双良节能为了促进人才结构优化,积极与名牌高校、重要科研单位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与激励措施,但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仍然制约着双良节能快速壮大服务型制造转型人才队伍的脚步。双良节能所在的江阴市是县级市,同国内一二线城市相比,如何吸引和留住服务型优秀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5.2潜在市场如何调动用户意愿?

定制化生产是服务型制造的典型方式之一。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中,双良节能通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制化工艺包开拓增量市场、引领节能技术发展。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问题:由于每个用户需求不一,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用户,其工艺包系统解决方案都可能各不相同。对于用户而言,由于缺乏可比性,用户自身无法在短时间内验证这些工艺包方案的安全性与使用效果,这对用户的使用意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节能领域的特殊性,风险可见、成本可见而效益短期内却不可见,如果缺乏外在驱动力,用户很难斥巨资贸然尝试。

5.3全新技术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数字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此次双良节能转型的关键。尽管在传统装备制造领域已然十分成熟,但面对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全新领域,双良节能仍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目前,双良节能已与阿里云和雪浪数制达成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11合作,整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共同打造双良能效智慧云平台。尽管如此,核心技术的短板仍是双良节能的一大软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耗资大、耗时长,难以一蹴而就。孟敖翔知道,双良节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如果无法突破,所有的战略规划,都是镜花水月。

5.4服务升级运维能力如何提升?传统运维方式人员多、成本高、效率低。三包期外的用户,通常不太注重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开不了机才报修,传统服务往往“有问题再响应”,但这种模式无法让客户体验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业内企业必须向“预知式服务”转变。另外,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诊断排故,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往往依靠“老专家、老法师”来处理,一到用能高峰,双良节能有限的专家们往往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服务效率不言而喻,难以满足服务转型的迫切需求。

5.5前车之鉴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在制造向服务转型这条路上,国外也有不少失败先例。早在90年代初,以GE、IBM等为主导的公司就率先进行由产品向服务转型的尝试,然而今日看来,这样的转型并没有为这些传统制造业巨头带来新的春天。近两年,GE相继出售旗下全球工业解决方案业务和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而IBM曾经风靡一时的“智慧城市”项目的推广也因巨大的运维成本,让广大用户们望而却步。如何让双良节能避免成为下一个GE或IBM,避免陷入“早两步是先烈”的被动局面,也是孟敖翔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