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研修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培训中心> 咨询研修

各学院(部):

为了促进我校教师探究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打造魅力课堂,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诚邀您参加10-11月份举行的“有效教学:BOPPPS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旨在通过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观念、开拓教学视野、促进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模式及内容方法的改革。

一、BOPPPS简介

BOPPPS是由加拿大教育研究者开发,以有效教学著称,广泛应用教师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OPPPS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堂导入(Bridge-in)、课堂目标(Objective)、课堂前测(Pre-assessment)、课堂互动(Participatory-Learning)、课堂后测(Post-assessment)、课堂总结(Summary)在内的六个元素组成。

二、研修人员

我校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

三、研修目标

BOPPPS是一个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式互动和反馈的闭环教学活动训练,培训将采用“做中学、团队演练、反思性学习和循环提升”等方法与策略,通过理论讲解、分组讨论、小组互评、案例展示、情景教学、个人实操训练等参与式培训模式,帮助教师理解并掌握BOPPPS教学模块各个环节,拆解分析教学历程,找出教学盲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员通过此次工作坊的学习,能够按照BOPPPS教学结构,独立设计出1个知识点的教案;通过BOPPPS进阶课程学习,能够依据BOPPPS六阶段评估并修正曾讲授过的课程,同时能够将相应的技术迁移到自己的课堂,独立设计并开展一堂(40分钟)高互动性的课堂教学。

四、研修安排

“有效教学:BOPPPS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采取理论集中培训与实践分组演练相结合,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主讲嘉宾按照文理艺术等不同学科,将参与者结成6人以内的合作演练组,通过理论与实际运用案例,帮助参训学员认识BOPPPS各模块的功效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在理论集中培训环节,参训学员需带好自己所讲授的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版、纸质版皆可);在实践分组演练环节,参训学员需要携带笔记本电脑。

具体安排如下:

主题一:BOPPPS教学原理与方法

内容要点:您将学习BOPPPS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并尝试如何将您的学科教学内容与BOPPPS充分整合。

形式:集中理论培训

时间:10月23日(星期三)下午15:30——17:00

地点:第一教学楼1C510

主题二:BOPPPS教学实践操作

内容要求:您将实践操作BOPPPS教学的基本流程,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同行评价掌握BOPPPS应用的具体策略与技巧。

形式:实践分组演练工作坊

时间:11月6日(星期三)下午15:30——17:00

地点:第一教学楼1C510

五、主讲嘉宾

胡满峰老师,获得ISW教学技能认证证书,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长期从事应用数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在国际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央专项经费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与),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2009-2011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马志强老师,获得ISW教学技能认证证书,江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助理、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社科优青,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学习分析与评价。近年来,在SS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两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在内的省部级项目3项,现为国际期刊“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SSCI)”、“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SSCI)”审稿人,国内期刊“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CSSCI期刊外审专家。

为了更好组织培训、共享资料、进行个性化辅导,本期“有效教学:BOPPPS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至善研修班采取小班教学,报名人数限制为20人,请有意向并能全程参加的老师扫二维码报名,并将您的问题和困惑于10月20日之前发送至jspx@jiangnan.edu.cn。

联系人:赵云红联系电话:85910406

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

2019年10月11日


附:BOPPPS模型六大阶段介绍

1.第一个阶段是暖身/导言(Bridge-in),目的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专注在即将要介绍的内容。教师于此阶段可采用的授课策略包含:提供学习此课程的理由、重要性或共通性;叙述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故事,或者教师的个人经验;提出和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引言或不寻常的事实;将接下来的内容与已经学过或未来要学的内容相连结。

2.第二阶段是学习目标/结果(Objective/Outcome),由三个元素组成:认知(cognitive)、情意(affective)及技能(psychomotor)。认知的内涵有要素、理论、观念;情意则包含态度、价值、信念、情绪;技能则为技巧跟表现。教师应清楚传达教学目标,如课程的重点知识、学习价值,以及可习得之能力,让学生明确掌握学习的方向。课程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的叙述,包含:对象是谁(who)、将学到什么(will do what)、在什么情况下(under what condition)及学得如何(how well)等组成要件。

3.第三阶段是在建立学习目标之后进行的先测(Pre-assessment)。对教师而言,透过先测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能力,进而调整内容的深度与进度;对学生而言,可透过先测聚焦于特定目的,也可藉此向教师表达复习或澄清的需求。考试、作业,或者非正式提问,如开放式问题及脑力激荡,皆可达到先测的目的。

4.第四阶段为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分为两种类型,常见的一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另外一种则是同学之间的讨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用教学策略,为课堂内的参与积极度加温。常见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或者在讲课中停顿一下,让学生进行反思。此外,亦可鼓励学生提出自我思考问题,或者设计模拟情境,将课堂参与者都拉入互动的情境中。

5.第五阶段课程进度告一段落后,则要进行后测(Post-assessment),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是否达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课程老师内容,有不同的评量方式。若是知识理解型的课程,可采用选择题或简答题;应用分析型的课程,则可请学生练习分析特定情境;技能传授的课程,可采用检核表,或请学生简单地展示所学;若是态度价值型的课程内容,则可请学生填写态度量表、撰写心得短文或日志札记。

6.最后则是摘要/总结(Summary),此阶段有着承先启后的功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整合学习要点、以及预告下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直接用讲授的方式做内容复习,或是透过回馈意见进行。此外,适当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果也是常见的课程总结方式。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144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3165

服务邮箱:zyzx@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