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 正文
舒杭
发布日期:2021-04-21 来源:

姓名:舒杭5C95D



研究背景: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

职称: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讲师

研究方向:学习分析技术;学习科学;概念转变

主讲课程:企业培训课程设计,SPSS教育软件统计应用


个人简介:

199012月生,2020年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选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于201911月至202011月,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学。主要关注于学习分析技术、教育信息化、概念转变以及学习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论著(著作和论文):

[期刊]

1.Shu, H., & Gu, X. . (2018). Deter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line and face-to-face student–group interactions in a blended learning course.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39(OCT.), 13-21.SSCI

2.舒杭,顾小清,焦郁.返璞归真:寻求教育信息化的原生态与突破口[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21-28.CSSCI

3.舒杭,王帆,袁璐.混合式教学中规则逆反现象的解读与解决[J].中国远程教育,2016(05):23-28+79-80.CSSCI

4.舒杭,王帆,蔡英歌.微群教学中的群体知识建构过程及效果研究——以“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6):39-46.CSSCI

5.舒杭,王帆,蔡英歌.面向群体智慧的新型微群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8):19-25.CSSCI

6.舒杭,王帆,钱文君.“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的双生逻辑与三维结果[J].现代教育管理,2016(02):14-19.CSSCI扩展版)

7.舒杭,王帆.群体动力学视角下的MOOC本质及其教学转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1):13-19.CSSCI扩展版)

8.顾小清,舒杭,白雪梅.智能时代的教师工具:唤醒学习设计工具的数据智能[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5):64-72.CSSCI

9.顾小清,舒杭.信息技术的作用发生了吗——用学习分析技术刻画学习行为印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5):10-19.CSSCI

10.王帆,舒杭,蔡英歌,钱文君.“互联网+”时代众传知识的创生与实践——智慧教育新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4):42-48.CSSCI

11.赵春,李世瑾,舒杭,顾小清.混合学习投入度研究框架构建、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活动理论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06):69-77.CSSCI扩展版)

12.刘杰,万勤,舒杭,林青,黄昭鸣.体感交互技术支持的“CLP模式”研究——以“运动障碍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9):66-71.CSSCI

13.刘杰,丁忠冰,舒杭.走向重塑:教育信息化的本土化景观演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1):89-93.

14.杨红云,陈旭辉,舒杭.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9):27-31.

[会议]

1.Shu H, Wei Y, Gu X Q. Is there difference between in and out of classroom? Harnessing the group interaction of blended learning[C]//2017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ICALT). IEEE, 2017: 186-188.


科研项目:

1.主持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概念转变过程研究”(编号:YBNLTS2019-038)。

2.主持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项目“Deter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line and face-to-face studentgroup interactions in a blended learning course”。

3.主持2017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者学业画像模型与刻画”(编号:ykc17078)。

4.参与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个性化课辅的学生学习行为画像及其应用研究”(编号:6187022465)。

5.参与2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比较和推进战略研究”(编号:ACA160012)。

6.参与2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编号:19ZDA364)。


获奖:

1.论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的双生逻辑与三维结果——智慧教育的视角》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年。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80007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280(人文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