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1:基于信息年龄的状态更新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报告题目2:面向实时感知的信息时效分析与优化
报告时间:2023年5月31日上午10:15
报告地点:物联网学院D308
个人简介:
陈正川,研究员,博/硕士生导师;曾获得通信领域国际学术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杰出评审奖”,移动车载领域国际会议HMWC“最佳论文奖”。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赴香港中文大学网络编码研究所任研究助理,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任访问研究学者;随后赴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5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一直从事信息论、统计理论、优化理论在无线通信、移动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如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信息年龄与信息时效、海量随机接入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留创计划”等项目,曾参与国家“973”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IEEE Trans系列期刊论文20余篇。目前受邀担任SCI一区检索学术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编辑,长期受邀担任IEEE GlobeCom等国际旗舰和知名会议TPC技术委员,长期受邀担任包括IEEE TIT,TCOM在内的十多个IEEE系列学术期刊的特约审稿专家。
摘要:伴随着物联网、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时延敏感业务日益增多,及时提供底层物理过程的状态信息对于车联网等实时应用的决策控制和状态估计至关重要。不断增长的实时传输业务需求进一步激化了信息时效性与有限网络资源间的内在矛盾,为无线感知网络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鉴于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在表征接收信息新鲜度和时效性方面的准确性,本工作采用AoI作为信息时效性能指标,针对多信源共享同一服务器的多流状态更新系统信息时效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心式资源调度策略,以提升系统AoI性能;针对大规模状态更新系统节点数据生成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无中心式节点数据生成率控制算法;针对单一感知节点难以满足实时状态更新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传输策略来提高系统AoI性能。本工作研究优化了多流状态更新系统的资源分配,提升了数据传输时效性,为面向智慧交通等新兴实时应用的通信系统设计和和资源配置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个人简介:
董云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2015年至2016年任首尔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BK助理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曾获国际通信技术大会IEEE ICCT最佳论文奖,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青年新星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通信、物联网通信和大数据分析,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近年来在IEEE TWC、IEEE TSP、IEEE TVT等国内外知名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摘要:随着元宇宙产业的强势兴起和迅速发展,实时感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通过对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建立起面向各种应用的虚拟数字世界。其中,物理实体与其数字映像之间高时效的信息映射与信息反馈,是实现实时感知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如5G URLLC和Wi-Fi6),已针对信息的传输过程做出诸多优化,能够实现毫秒级的端到端信息延时。然而,实际应用往往更加关注所获取的信息是什么时候产生、在什么时候使用、以及与其他性能指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报告首先针对能量有限的系统,从系统层面分析信息时效与信息失真、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矛盾关系额性能极限;其次,从应用层面分析使用所收信息实现控制的决策过程对时效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通过优化的调度策略,降低延迟随机性的确定性传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