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理论学习 党建动态 关爱园地 榜样力量

时光不改,奋斗常青:物联网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吴锡生专访

编辑:孙小芳 时间:2023-02-13 点击数:来源:物联网工程学院 文、图:物联网工程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2022年,物联网工程学院开展了以“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采访了本院退休老师吴锡生,记录了他的奋斗故事和人生体验,制作了主题为“时光不改,奋斗常青”的短视频。目前正值全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希望广大物联青年能够向老一辈学习,在老一辈江南人的奋斗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简介丨吴锡生,中共党员,教授,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四十年风雨兼程,吴老师为党的教育事业刻苦耕耘努力奉献,见证了江南大学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奋斗的一生。

时光不改,奋斗常青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在江南大学就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的身上既有着老党员的那份坚毅与无私,也有着一颗常青的奋斗之心。他就是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吴锡生。

奋斗因励志而常青

吴老师出生于红色家庭,在小学时曾听过老革命吴成同志的人生故事,并深受其为民奉献思想的影响,从小便立志要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中国高考尚未恢复,高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无锡砖瓦厂。砖瓦厂距离住所非常远,上班乘大巴车和步行,来回需要4个小时。因此,他经常住在厂里,床铺就搭在废弃的砖窑上,几乎四面透风。工作环境也是日晒雨淋,夏天衣服上都是一层盐霜,条件非常艰苦。尽管如此,吴老师仍然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出色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后来,厂里增设了制锁车间,吴老师学到了机械和电路的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1978年,中国高考恢复的第二年,吴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复习。虽然这样的日子异常艰苦,但对于希望进入大学的吴老师来说,反而觉得充实兴奋。苦心人,天不负,在经过不懈努力后,他成功考上了无锡轻工业学院。机遇的出现,从来都不是偶然的社会变化或者一次选择的结果,而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沉淀,进而厚积薄发。吴老师正是通过日复一日地努力,才赢得了新的人生机遇。

奋斗因珍惜而常青

对于已经参加过工作的吴老师而言,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既轻松但又获益匪浅。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份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倍加珍惜。吴老师向我们讲述,他在大学学会的最重要的人生技能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即使在他数年的科研生涯中,这种能力也相当重要。这种自学能力在他看来,是“本”。所谓自学,一是在学习上要有毅力,要自己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二是要有自己领悟的能力。有了这种“本”,就可以在纷杂多变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正是因为这种自学能力,在大学期间,他制作了当时很时髦的高传真扩音机,而后还自己组装了12寸的黑白电视机,大学毕业设计作品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大学毕业后,吴老师被分配留校,开始了自己37年的教学生涯。作为一名红色家庭长大的青年,吴老师对入党有着十分的期待,因此他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进步,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工作不久,吴老师便受到了党组织的重视,安排参加了无锡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最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奋斗因热爱而常青

作为一位教师,吴老师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在3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1998年,他被评选为“无锡市劳动模范”,市里发了1500元的奖金,这相当于他当时三四个月的工资。奖金发放过后,吴老师毅然决然地把这笔钱捐给了学校的学生爱心基金,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学生。吴老师向我们讲述,在当时的背景下,很多学生都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他们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朋友和家人,都会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对于师生关系,吴老师也有着自己的感悟。随着行政事务和科研事项的不断增加,吴老师外出的时间也逐渐增多,但在教学上从来没有过一丝马虎。为了不耽误教学周期和指导研究生科研,他会把出差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和暑寒假期间。正是因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许多学生毕业后还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仍然记得当年讲课的情景和诲人的话语。吴老师告诉我们,大学期间除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与他人打交道、怎么和同学相处、怎样和导师交流也很重要,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一生的发展。

吴老师潜心学习,即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也未曾懈怠,励志奋斗,最终如愿考进无锡轻工业学院。大学期间,吴老师更是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短短几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工作后,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吴老师近四十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与学生也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党员,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奋斗不止。而今,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在科研和关工委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吴老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无数感触与深思,老江南人的故事,不仅仅是那一代人奋斗的缩影和留念,同样也将镌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这一份记忆,无需用华丽的辞藻修饰刻画,无需用精致的语言表达陈述,便能将常青的奋斗传达给青年人。而今朝之时,共话百年奋斗,这段故事也会如吴老师希冀的那样,激励每一代青年不断进取,以青年之我,续奋斗之歌。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182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33

服务邮箱:iot@jiangnan.edu.cn

  • 江南大学微信订阅号

  • 物联网工程学院订阅号

  • e江南订阅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