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视点>>江南时评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政策演进与高等教育改革策略

发布日期:2024-08-31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吴正国

【中国高等教育8月31日】◎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探索出了一条坚持高位推动、系统集成、聚势赋能的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发展之路。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逻辑中,高教系统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牵引人才赋能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的崭新格局;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强化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对接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战略支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优化联通的适配系统,最终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1+1+1>3”的聚合突破效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必由之路的民族复兴之鼎,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三足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发挥教育强国建设龙头作用的主体性力量。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点任务,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引擎,催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是回答“教育强国,高校何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关键所在。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政策演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加强对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设计和集中部署,更加注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系统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的全新视野,协同推进政策、机制、资源“三个统筹”向实质性转变,教育、科技、人才自我革新的整体功能持续有效输出。

从“协同推进”到“融合发展”,高位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新时代,为把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教育、科技、人才共生共促的政策指向初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一同被提上国家重点领域改革日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局面,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整体设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改革,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等举措,而后接续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等,为高位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协同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列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作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将“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建设目标,均蕴含党和国家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耦合互嵌的改革深意,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并不断健全完善。

从“一体部署”到“统筹推进”,系统集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入新时代新征程,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集中部署,并置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释放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信号。2023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基础研究”“建设教育强国”等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要“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及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要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指明了方向。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教育系统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大政治上看教育、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着力在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中架构支点、蓄势突破。近年来,教育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为引擎,以系统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为抓手,加强“破五唯”“立新标”的政策协同,全新定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两个先行先试”任务指向,带领高校以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集成电路紧缺人才自主培养、教育数字化等战略行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开展新一轮学科评估、完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格局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两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在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全面跃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从“综合改革”到“举国体制”,聚势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赋能是基础本源,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后,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重申“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并就“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作出最新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一并提出,直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革新升级意蕴深远。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其整体效能的提升离不开以调结构、转机制,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及运用迭代升级。近年来,教育部带领高校致力于破解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对有组织科研、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等作出系列部署,承担起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生力军重任,着力推动战略科技力量、科研要素配置、创新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在系统建制上,强化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研究生培养,扩大理工农医类研究生规模,更加注重在重大项目攻关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在平台支撑上,导向性布局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学科交叉中心、前沿科学中心,推动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医药基础研究中心,组织高校建实建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在项目计划上,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筑基工程“101计划”,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培育行动等,积极构建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范式。

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高教改革重点

随着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教育强国建设龙头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现代大学是培育和汇聚拔尖创新人才之地,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的中心。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逻辑中,高教系统要掌握破局之钥,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一重要方法论,坚持以“目标—问题—贡献”为导向,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各领域的制度性改革,就时代之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有力回应。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健全培育时代新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根据“教育—科技—人才”这一历史的自然逻辑,通过教育塑造科技、人才优势,是新时代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三位一体”推进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职能愈加和高校其他职能交织而存,但对标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供给不足、学生学用脱节、缺乏实践经验、创新力不强等问题不可忽视。究其根源在于,高教系统在领衔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宏观战略安排不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改革多囿于教育系统,高校内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育人机制、外部对接产业对接国际的联合培养机制相对不够完善等。为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高教系统须秉持更加多元开放的大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进一步走出定势、以立促破。其中,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需求侧的提质扩容结合起来,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等急需培育方向,形成战略需求牵引人才培养、人才输送推动战略升级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培养模式和机制要以推动育人结构优化为根本,加快构建基础扎实、结构完备、快速优化、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政产学用合作、科技产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格局;教育管理和评价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加大校内外政策协调、项目统筹、资源配置等投入力度;教学方式和方法要聚焦知识生产、科技创新的有效贯通,紧跟教育数字化转型,把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主旨导向转化为生动育人实践。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服务战略导向的高水平科创矩阵。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事业和产业体系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关键变量,是赢得大国博弈先机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高教系统积极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着力解决国家对科技迫切需求和大学科技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在以学科为龙头的高校办学实践中,存在为了学科进位而将拼盘式科研视为有组织科研的建设误区,也存在因学科发展路径依赖,单一学科导向的科技转化与社会需求有所错位等问题。为更加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教系统必须秉持大科技观,在科技体制改革中进一步立足禀赋、以新化旧。其中,科创治理架构要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发挥智力资本供给优势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和学科融合“双轮驱动”、科研条件和产业动能“双向赋效”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科创项目组织要从被动接单向主动对标转变,统筹推进跨领域、多学科、大协作的科技重大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创平台建设要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筑牢重大科创平台支撑,拓展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地融创、国际融通的科创集群,汇聚更多激发生产力变革的创新要素和科教资源;科创团队建设要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中强化战略性引领性行业人才培养,多维度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蓄势赋能的最大增量。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锻造赋能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的基石,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教育发展旨归是人的发展。长期以来,高教系统高度重视人才引领发展,第一资源优势不断彰显。但对标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教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军人才规模储量不足、学科覆盖面偏窄,师资总控下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人才队伍在教与研、导与学等关系处理及任务执行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也存在人才队伍引育管用机制不够完善,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党建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等亟需亮态度、加力度等问题。为做强人才队伍关键支撑,高教系统须践行大人才观,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进一步多点联动、激发活力。其中,人才工作站位要再提高,建立高校引育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将人才管理、人才激励、人才评价等改革任务与科技、教育领域改革统筹谋划,畅通人才支撑科技、教育的良性循环;引才育智格局要再拓宽,加快汇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让人才引领的“质”与“量”保持在“第一方阵”;聚才赋能自觉要再增强,协同政府、企业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通束缚创新创造的堵点卡点,以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蔚然成风,加速释放教育教学成效与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干事创业导向要再树牢,突出人才链条与创新链条、产业链条的功能联动,对积极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领域的干部人才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凝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的高教改革进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校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秉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以“联线”架梁、以“立柱”夯基、以“拓面”垒台,让改革创新成为高校各领域事业大踏步跟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三位一体”的系统优化、循环互促、协调发展中,形成政策同向发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聚集融通,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1+1+1>3”的聚合突破。

构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牵引人才赋能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的崭新格局。推进“三位一体”组织方式变革,须全领域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聚势从局部探索向系统集成转变。一是顶层设计要始于理念革新、生态更新。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紧跟教育集成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突出服务国家需求、培育一流人才、争创世界一流的办学功能定位。以构建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为引擎,打破单向度育人壁垒,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落地落实。二是政策优化要倾于体系重构、模式重塑。锚定未来产业导向及“四新”专业发展优势,围绕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加快构建行业化、共建化、纵向化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行相促进,以荣誉学院机制改革为牵引,加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形成人才培养与学科知识生产更为融合的模式转变。三是组织建构要基于开发机制、质保机制。创新多元化体系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人才自主培养的资源结构、规模体系、发展质量、产出价值等达到协调和优化。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与校外评价反馈互通的“内外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全过程数智化教学管理服务系统,确保人才培养的质保理念、质保标准、质保文化、质保效果有机统一。四是提质增效要合于协同融智、对接融通。加强协同治理,推动学校与上级部门、属地政府等政策统筹,完善与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经费筹措合作机制,促进校友、乡贤支持办学的力量凝聚与资源贯通。强化产出导向,推动工程教育体系重构、能力重塑、评价重建,健全校企育人深度融合机制、军民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高质量国际合作办学机制等,针对性培养攻克最急迫技术难题的实战型人才。

构建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对接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战略支点。牢牢把握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须全链条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聚智从破冰突围向自立自信转变。一是系统布局要坚持“四个面向”、推动范式变革。实施前沿科技创新布局和有组织科研战略行动,把改革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大坐标中谋划推进。顺应“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周期缩短新形势,紧随“人工智能驱动的betway必威官方网站app”新前沿,有组织推进“战略—前沿—市场”导向的体系化betway必威官方网站app和关键技术攻关。二是策源突破要注重学科融合、加强集群跃升。构建以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为牵引的高质量创新学科体系,加大基础学科源头支撑、传统学科转型升级、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培育壮大的改革力度,探索“学科+产业”发展新模式。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构建校内外跨领域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攻关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性突破、从“1到100”的集成性创新。三是夯实基底要优化平台建设、促进单元协作。集聚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和地方创新要素,鼓励跨校跨界跨国的科创平台建设,协同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改革,做到目标任务实、研究团队实、物理空间实、投入保障实、建设效果实。创新国家级科创平台共建模式,加大对引领性颠覆性技术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大型仪器设备集约管理和共享服务,以“智改数转网联”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创新驱动要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四链”融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高质量技术转移中心布局,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精准衔接、高效互通、融合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完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打造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创新服务机构等高效协同,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聚合的创新生态,以科研方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新连接,释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新动能。

构建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优化联通的适配系统。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和产才融合格局,须全方位激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一是人才引聘要搭建布景、优化结构。围绕支撑建设世界重要科学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依托地方“人才飞地”和引才平台,形成学校党委领导、校院联动、部门协同的人才工作格局,放眼全球招引“高精尖缺”学术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充分运用双聘、增设产业教授岗等柔性引才方式,破解城市及学校能级对高层次人才虹吸力不够强等掣肘,加快构建以国家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梯队主体的科创人才群体。二是队伍培育要靶向建设、激励支持。将多维引才引智与培育本土高潜力人才结合起来,建强专职科研队伍、培育交叉创新型团队、创新产学研协同育才模式,有组织地培育能承担国家重大战略或前沿科研任务的一流人才队伍。破除团队组建的行政壁垒,优化系列人才支持计划的政策导向,为科学家慧心钻研、多出优秀成果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氛围。三是考核评价要分级分类、注重绩效。尊重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职称分类评价、岗位分层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更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基于人才贡献度绩效评估,探索递进式人才发展模式,推动产教结构效能充分提升、产才结构质量全面改善。四是生态营造要管服并举、严慈相济。探索快速响应科技创新和产能变化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加快完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构建党建与业务“一融双高”新生态,加强教师党建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全周期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导学关系,让教育家精神在人才团队的发展目标、组织文化、运行机制中弘扬彰显,努力建成以高素质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地先行地。

【作者: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