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会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社会服务

江南大学:做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交汇点 作者:张青

【交汇点5月31日】

本月初,位于江南大学内的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大楼开工建设,中心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大楼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雄厚科研实力、尖端的仪器设备并且与本地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实体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无锡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这是江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服务无锡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市校双方又一次深度合作的创新探索。近年来,江南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发挥地方性高校应用型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江南大学把学校的发展谋划置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大背景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模式,使得校地双方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共赢。”江南大学校长陈坚说。

对接需求,助力地方转型升级

近日举行的江南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师资聘任大会上,226位名医受聘与学校共同培育医学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此次师资聘任对于推动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可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推进无锡市医疗卫生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幸福无锡”建设,2012年,江南大学与无锡市政府携手共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主动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6年多来,学院迅猛发展,临床医学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

“医学院现在建有4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通过小班化、双导师制的特色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两届本科毕业生可谓文武双全。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超70%,一半以上学生进入知名高校深造,还有很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奖。”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院长陈永泉说。

把办学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优势,江南大学紧抓机遇,通过一系列的学科资源整合和提升,在融入与促进城市发展上不断寻求新的路径。瞄准地方建设“智能制造强市”需求,主动对接地方机械电子、环保工程、精细化工、艺术设计等产业发展,通过合并、重组,成立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等。

“作为地处无锡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既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内在需求。”陈坚认为,培养行业所需人才、解决行业关键技术、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是江大的使命与责任。

聚焦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江南大学与无锡市签署“十三五”合作共建协议,共建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无锡宜兴、江阴共建研究生院,深化“政产学研用”结合。目前,江南大学更大空间、更宽格局、更高视野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已初见雏形。

产学合作,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在江南大学-无锡金农粮食安全协同创新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忙着做大米蛋白实验。无锡金农生物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陈天祥介绍说,江南大学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后盾,帮助他们突破了碎米资源的精深利用、大米蛋白深度开发中的层层技术壁垒。“目前公司已取得15项专利,还有13项专利正在申请中。产品出口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去年产值已达到7000万元。”

企业出题教授作答。于2016年投入使用的江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以物理空间聚合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开创了“让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大学里”的协同创新模式,目前已吸引二十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入驻,签约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近1.5亿元。创新中心负责人李琦表示,这一模式将促使江大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在去年举办的江南大学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上,涉及政府战略合作、服务区域创新、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等领域的65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金额超2亿元。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工作站、地方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江南大学形成了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服务处和无锡江大技术转移工程公司联合运作模式,共同组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联络和牵手各地市政府主管部门,梳理整合学校技术和人才资源,建立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开拓政产学研金合作业务;其分中心则由布局阶段向内涵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阶段转型,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同时,积极挖掘、开拓其他省市分中心建设资源,带动新兴学科与地方经济融合,实现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在当地产业化。

目前建有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所)6个,宁夏吴忠市、黑龙江桦南县等技术转移分中心29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56个。探索从单一的技术转让向技术与服务共同转让,从提供技术或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的创新合作模式,实施全流程科技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地方、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能力。

引才聚慧,做城市发展“智囊团”

日前,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江南大学主办的江苏省高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论坛暨“海创江南”海归人才产学研对接会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人才的目光。会上,由江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组成的“海创江南”高校联盟揭牌成立,未来将立足长三角地区和江南文化圈,整合“高校与产业”“科技与资本”“科学家与企业家”“实验室研发与工厂生产”等产学研转化关键要素,探索可复制的中国科技创业生态模式。

“高校的海归人才是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江南大学侨联主席、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尹健认为,从空间上的分散走向基于学科的有机联合,是推动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做好地方产业的“科技外脑”,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创业落实落地。

引才集智,为城市谋发展。市校共建以来,学校与无锡市共建了党建、廉政建设等20个研究中心,累计承担了无锡市委托的各类课题300多项,与无锡企业的合作项目超过670个,深度参与地方城市治理、产业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事业,对服务政府决策,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由“无锡预防腐败研究中心”撰写的研究报告《网络反腐的实践困境及其治理》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内参《研究参考》刊用,为无锡市反腐倡廉研究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了一个良好开端;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承担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领域最系统、最权威的年度发展报告,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的专著《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考察报告》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市校共建,协同发展、互惠共赢。作为无锡地区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在扎根本地独立办学六十多年的历史上,早已与无锡这座城市水乳交融、唇齿相依。在共建机制的带动下,江南大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也为无锡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江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学校也将坚持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推进协同创新,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学校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创新引擎。”校党委书记朱庆葆说。


本文来源于:交汇点

原文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312/jiVnVchixrkLsHLq/1?from=timeline

阅读() (编辑:张青)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