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8月31日】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听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孙秀兰讲述的故事——
孙秀兰每天打交道的对象
就是这些小小的微生物
这是迄今人类发现的
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
真菌毒素
又叫黄曲霉毒素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果一船粮食有1粒污染了
黄曲霉毒素
经过漂洋过海的历程
就可能浪费整船粮食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
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
首创“黄曲霉毒素”检验试纸条
20年前
我国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严重依赖于大型进口仪器
检测时间长、费用昂贵
她真切感受到“卡脖子”的滋味
下定决心要攻克
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
快速检测的难题
20多年来
她只聚焦这一件“小事”
经过无数次实验
实现了小分子黄曲霉毒素的
精准捕获
研发出国内首创的
黄曲霉毒素检验试纸条
检测时间缩减90%
检测成本降低了80%
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使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
现场检测成为现实
回顾这个过程
她说,
“我做了800多次试验
跟自己较真儿
不断推翻不断重启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对我而言,我们守护的
是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是初心,也是使命”
牢记科技惠民的初心与使命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
导致水质急剧下降
太湖沿岸城市的
居民生活陷入窘境
她率领研究团队开始了
艰苦的攻坚战
她从饮用水中的
微生物毒素检测入手
开发出微囊藻毒素的
检测试剂盒
极大地提升了
检测灵敏度和效率
并使得检测成本进一步降低
大大降低了微生物毒素
对水源的威胁
如何将实验室里的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惠及百姓
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她积极致力于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建立了高效的生物毒素
主动防控关键技术体系
与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充分合作
辐射应用在国家龙头粮油企业
相关技术和产品也推广到
赞比亚、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
成果支撑、形成我国首个
真菌毒素检测ISO国际标准
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对于她来说
虽然每天做的
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她所从事的
食品安全是天下“大事”
她愿意把这件小事
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
原文链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8/t20240831_211123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