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12月27日】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这“六个力”中,思政引领力居于首位,回应并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科技支撑力是科技与教育相互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教育体系现代化转型、应对数字技术变革挑战的关键所在。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交汇点,作为传道授业的培养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专业人才的成长地,对科技支撑力的提升有着天然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科研工作的生力军,以思政引领力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有助于推动高校对接真需求,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实实在在地提升高校的科技支撑力。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擦亮政治底色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长期科技创新中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个人对科学与技术的追求融入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进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刻回答了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紧密关系。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革命年代的“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到新时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以科技创新推动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观。高校不仅要培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的中国越壮大,中国式现代化越向前推进,越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教育工作者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擦亮政治底色,以科技发展为线索,以科技模范为榜样,使师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科技发展,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奉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的重要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国是大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全方位各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要通过我们自己进行培养。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目前已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但同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相比,人才供给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打造一批党和国家紧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刻不容缓。要做到党和国家急需什么科技创新方向,人才就向哪里集聚,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就向哪里跟进。高校是科研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特别是理工科背景的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以思政引领力激发人才竞争力,从而提升科技支撑力,有利于引导师生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源源不断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保障。
为师生科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价值指引
科技伦理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规范,是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保障。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科技伦理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科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观为保障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探索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价值指引。高校师生在betway必威官方网站app期间对学术道德和科技伦理的认知不仅影响着当前的科研进展,也影响着未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前景,要使高校师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潜在风险随着技术的复杂程度提高而增大,诸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甚至全人类带来风险。思政引领力有利于为高校师生科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价值指引,也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避免因技术的滥用而导致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思政引领力与科技支撑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都从战略全局作出科学部署,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发展。高校要加快形成激发活力和创造力的管理体制,进行学科设置动态调整,打造跨学科科研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思政引领师生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着力攻克重大科研难题,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本文系2022年度江南大学基本科研计划 〈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大变局的世界下青年表达与舆情引导研究”〈JUSRP122105SZ〉阶段性成果)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12/27/node_1.html
原文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12/27/node_20.html#content_140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