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心理健康意识,4月21日,学生工作处邀请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倪士光教授来校面向研究生导师、大学生群体举办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和心理专题讲座。各学院研究生导师40余人,本研学生近40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生工作处处长周伟涛主持。
上午,马建青面向研究生导师在人文学院517教室开展研究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初步干预工作坊。马建青借助多年危机干预工作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三个具体案例,指出心理危机具有触发因素、个体因素与社会支持三大要素。他强调,研究生导师应当着重关注情绪持续低落者、经历明显应激事件者等六类研究生,给予关心与理解,同时做好各方联系、及时预警,形成育人合力。
下午,倪士光在图书馆305报告厅开展了以“长期逆境下的意义生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为题的学生心理专题讲座。本场讲座同时线上直播。倪士光以高热度视频引入,指出习惯性内耗是一种过渡的自我关注,它由各种压力导致的低自尊、高敏感、低自控引起,而积极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破解内耗的怪圈。他提出了亲密关系、成就、投入、积极情绪、人生意义等五个积极心理学的内涵,鼓励同学们调动心、身、灵等多个方面的力量,体会高级快乐,收获积极人生。
3月以来,我校成立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工作专班,落实“润心”行动,实施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多层次提升心理健康能力建设,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身心秩序,建立健全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障体系。本次培训增强了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夯实了我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基础。本学期,我校将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进一步构建全员心育的工作格局。
马建青主讲
倪士光主讲
周伟涛主持
研究生导师讨论
学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