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红楼中形容凤姐的言语倒是颇适合桂花。是所谓未见其花,先闻其香。
小桂的袅袅香气夹杂在穿街走巷的暖风中,游历了大江南北好多地方。那星星似的花瓣掩映于绿叶间,抖落秋的心事。
李渔评桂花: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极言小桂花期之短暂,可自然赋予小桂的轰烈生命,却让她成为秋日的第二暖阳,白天明媚人世风光,记录细小的故事;夜晚与秋月遥相呼应,写就短小的诗篇。玉兰,小桂,我欢喜它们大踏步的行走,欢喜它们全心全意的花开,欢喜它们愿意挺身担起早春和初秋,纵使西风一阵总吹来,花终会落在行人的心中,轻轻柔柔。亭台楼阁之周,小桂与山石相和,终年常绿,唯秋金黄,演绎一片园林的大好风光。行间小道之旁,小桂挺立,金风送香,秋月揽桂,抚却步履匆匆扬起的飞尘。
我习惯着有小桂的每一个秋日,也逐渐只在花开时讶异,原来小桂来了,是入秋了。而在花未开之时,则看着它绿叶葱郁,一树树守候着每一天的平凡。
七八月的云南最让人欣喜,细嗅拂面而过的风,辨认出桂花的身影。小桂的出现,让旅途的心感到安慰,无论何地,似乎总是那个不厌的秋,总是那个温柔的秋。它在偏南一隅悄然来到,定格生活的每个瞬间。花都开好了,它仰面迎接秋日的第一缕阳光,而我们也该走出,晒晒自己的翅膀了。
九月初,桂花从最南的土地走出,一丛丛金黄渲染到我的家乡。我的小城之秋,从桂花伊始,镀上了金色的光。当街巷的桂花糕还留着花在枝头的余香,那份精巧的美丽摇身藏于味蕾,送上最独特的芬芳。或是融合而为最浓郁的酱汁,或是三两零星地缀于表面,有了小桂的糕点茶水,多了一层秋韵,也被赋予了千年来最美好的祝愿。
步入江南圣地,愈发觉着桂花的亲切。它以嗅觉开端,让熟悉感再次蔓延至心头。好风景,好时节,折桂蟾宫,和着秋月,这便是金秋正当时。
秋月揽桂,丹桂映月。从传说起,小桂与月似乎成了彼此的影子,它们都深入寻常百姓家,做最亲和的使者。天上皎皎月,地上灿灿花,若划入山水长卷,则是一天一地,分布一角,留下中间的旷远以供想象。“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样的境界,或许便是诗人置身画卷所悟得的吧。白居易曾写道“山寺月中寻桂子”,而今身边桂子已不需刻意去寻,它所代表的美好意象却该在心中细细寻觅与体味。每种花都要被寄予神圣的使命,它们或高洁或庄重。而小桂的性子让它从不承受过多的期许,也没有过多的仪式感。相思寄明月,赏心托桂花,忠贞清贵,小桂抖抖身,落下一地的花朵。别说拂去了一身还满,因为它想把这承载着好些祝愿的情,悄悄送达给你。
秋月揽桂,桂融入月,每日高悬。一轮圆月升起,不在海上,你看,在桂花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