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 正文

孤独与死亡——读《活着》有感

发布日期:2024-05-24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向婷婷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一本名为《活着》的书,却页页诉说着孤独和死亡。

福贵一个嗜赌如命的富家纨绔子弟,为还赌债不得不将祖祖辈辈的积蓄抵押出售。祖辈的积蓄毁于一旦,老父亲备受打击一气之下撒手人寰。岳父不忍女儿陪着穷困潦倒,强行带走身怀有孕的妻子,富贵只能带着年迈的老母亲和尚年幼的女儿凤霞居住在破茅屋,拧拧巴巴靠租来的五亩地维持生计。数月后,妻子带着足月的儿子有庆回到茅屋。靠着妻子从娘家带来的补贴和租来的五亩田地,生活虽然拮据但勉勉强强糊口。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母亲突然病重,富贵带着妻子仅剩的补贴上城里请郎中。途中被抓去前线做炮兵,几次试图逃跑未果,最后一战被俘虏返乡已是数年以后。家中母亲早已病逝,女儿凤霞也因一场高烧聋哑。往后数年,儿子有庆被抽干血没了心跳,女儿凤霞因生孩子大出血而逝,妻子家珍重病缠身离世,女婿二喜在工地被钢筋板压死,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故事的最后,只剩下年迈的福贵牵着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生命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就如同福贵在一次次失去亲人之后,越接近生命的终点就越孤独。这使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些人生的真相,而这种真相里,有一种只能自我承担和面对的孤独和死亡。

孤独并非一种被遗忘或者说是被孤立的状态,而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选择的过程。当我们走在那条越来越窄小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再是与他人相互依存的存在,而是独立的个体。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写道: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福贵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承受孤独,面对死亡。该如何正视一切,而又好好活着。

长大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如何接受死亡的离别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相对于宇宙,你就像一只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你的生命转瞬即逝。如果能彻底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你就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平和感,因为你会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但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不要揪着过去不放,不要过度思考,不依不饶就是画地为牢。你要允许一切发生,更要调整好情绪,毕竟我们无法左右的事太多了,握不住的东西和留不住的人也太多了。你要知道发生的一切会有它的道理,尽心尽力后顺其自然就好。

“世界上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余华先生在书中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希望我们如福贵一样,面对生活的困难和逆境时,坦然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珍惜每一次呼吸,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

阅读() (编辑:朱艳芳)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