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江南大学护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04-01 医学院

江南大学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054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护理硕士)

(领域代码:105400领域名称:护理)

学科简介

江南大学2002年起招收护理本科生,2017年招收首批护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有护理学专任教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6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达60%,45岁及以下专任教师为75%以上。近5年,学科建设投入达800余万元,累计获得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现有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协和医院等10家实践教学基地。发表SCI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近10项。

为适应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对高级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betway必威官方网站app素养,热爱护理事业。

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学术刊物引文规范。

3.全面系统掌握所在领域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所在领域的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前沿和临床热点;掌握所在领域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以及常用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知识。

4.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在护理专业实践中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达到专科护士的水平。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熟练阅读专业外文文献,能规范撰写本专业学术文章或研究论文,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6.具备科学思维和临床研究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护理研究解决问题;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最佳研究证据,结合临床专科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实践现状,对专业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独立进行课题设计、实施研究方案和数据分析。

7.具备参与及配合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正确评估护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临床教学计划,指导护生临床护理实践。

研究方向

1.肿瘤护理

主要开展肿瘤的预防、护理与康复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肿瘤患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和症状护理,尤其是肿瘤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和心理康复、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连续关怀和照护、肿瘤患者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2.老年护理

主要开展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的综合评估和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药物护理和照顾者指导等)。长期照护对象健康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运用智慧医疗护理技术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老年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新型伤口护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3.妇产科护理

主要开展女性生殖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及恶性疾病的预防及护理,以及围产期护理(如母婴优质护理)。

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含公共课、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公共课6学分:硕士基础英语3学分,自然辨证法概论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学位课不少于15.5学分;

必修环节9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

选修课学分根据总学分确定。

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培养方式

1.护理专业硕士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由江南大学护理学方向硕导和临床一线具有副主任护师或以上职称的老师共同担任。硕士生培养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

2.入学后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培养计划。

3.为使研究生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必须修完必修课,并取得相应学分。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基础、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

4.临床实践由附属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安排。

考核方式及要求

1.研究生在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术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答辩等形式(学位课程必须进行考试)。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考查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学位论文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计。

2.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第三学期中,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于学习成绩差、缺乏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安心学习及其他不宜继续培养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优选机制

参见《江南大学研究生手册》之“江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

学位论文要求

完成一篇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的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临床专科护理实践紧密相关。研究结果应对促进护理实践的进步、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并能表明学位申请人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从事专科护理方面betway必威官方网站app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形式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类型包括基于临床护理或社区护理实践的应用性研究、护理新技术开发以及护理政策的相关研究等。攻读学位者应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帮助下,撰写学位论文。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1.学位申请须提交以下材料,研究生处对其进行资格审查:

完整合格的《江南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习手册》及导师评语;通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完成学位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在有效期内)。

2.论文发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江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单位,研究生是第一作者,导师是通讯作者(如果研究生排名第二,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组成员),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含录用)一篇及以上护理学科范畴的研究性论文。

②以江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单位,研究生是第一作者,导师是通讯作者,发表一篇(含录用)CSCD核心期刊的护理学科范畴研究性论文;且该研究生在SCI收录杂志上参与发表(含录用)一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研究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CSCD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护理学科范畴的研究性论文。江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单位,研究生是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

3.论文答辩

由医学院组织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至少邀请1名行业专家,导师及导师组成员不可作为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进行审阅和答辩,作出是否通过答辩的决议。

4.学位授予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可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授课方式

考试方式

备注

分组情况

A公共课

138001

硕士基础英语

3

48

1

面授讲课

笔试



24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面授讲课

笔试



2401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面授讲课

笔试



C学位课

280101

医学统计学

2

32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0153

高级病理生理学

1.5

24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19S02

高级健康评估

3

48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19S04

循证护理

2

32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19S05

药物治疗学

2

32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19S07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4

64

1

面授讲课

笔试



2819S18

论文写作指导

1

16

1

面授讲课

考查



D选修课

280137

高级老年护理学

2

32

1

面授讲课

考查


第1组,最多选7门

2818S02

妇产科护理进展

1.5

24

1

面授讲课

考查


2819S10

肿瘤护理学

2

32

1

面授讲课

考查


2819S11

综合临床护理技能培训

1

16

1

面授讲课

考查


2819S12

国际护理导论

1

16

2

面授讲课

考查


2819S14

高级护理管理

2

32

1

面授讲课

考查


2819S16

临床护理新进展

1.5

24

1

面授讲课

考查


F必修环节

200002

学术报告

2

0

1

交流报告

考查



200007

专业英语

1

16

2

阅读翻译

笔试



2819S17

临床护理实践

6

168

2

实践

考查

2-5学期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代码

培养环节名称

培养环节类型

培养环节学分

备注

11

学术报告考核

必修环节

2


12

专业英语考核

必修环节

1


2819S17

临床护理实践

必修环节

6


上一条:2021级江南大学护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2020级江南大学护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836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