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江苏高校的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时间:2024-03-11浏览量:编辑:于乐

【紫牛新闻3月9日】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来自江苏高校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之路,在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贡献教育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崔铁军

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责无旁贷。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勉励科研工作者,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解决“卡脖子”难题,攻坚克难,不断攻关高精尖技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陈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部省共建、市校合作为契机,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积极拓展校地、校区、校企合作,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鼓励更多的科研团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张晓宏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近年来,苏州大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使命,与苏州市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布局学科链、人才链,大力推进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民营经济研究院、人文经济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发起成立“全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出题、科研答题,“企业+大学”的创新生态圈不断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叶美兰

南京邮电大学将深入实施卓越工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模块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四类培养方式改革,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电子信息特色战略科技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我们还将坚定走大信息特色创新发展之路,围绕信息材料、器件、系统、网络、应用五位一体的大信息产业链,聚力攻关卡脖子技术,努力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为江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 张大冬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用好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红色资源,构建“红色认知—红色体验—红色践行”三位一体的红色育人路径,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一以贯之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施大宁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急需人才。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持续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努力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突破,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王成斌

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极大鼓舞。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孕育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源头活水。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质量和贡献并举,坚持“跳出南师看南师,打开大门办南师”,深度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等“五大合作”,与常州、南京等地紧密合作,大力培育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 丁建宁

我们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主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碳中和、现代农业、生命科学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担负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红军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不管是邮轮、航母还是飞机,有了图纸还不够,最后的执行工作还是依赖有匠心的技术工人去完成。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本文来源:紫牛新闻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wap.yzwb.net/wap/news/3614084.html


Baidu
map